【成考答题技巧】政治
政治可以说是我们这里面最简单的一门科目,仔细地看近五年来的政治试卷,其实它一点都不难,它主要的分值构成有选择题80+判断题20+简答题30+论述题20=150分。
1、选择题是成考政治考试中的第一题型,共40道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为80分,占政治考试总分的53%.这就是说,如果考生能够拿足选择题的80分,那么你的政治成绩就已接近及格。
2、做简答题时,有的考生认为简单写几个要点就行了,但实际做题时内容不能过少,因为简答题也要答出一定的内容的,基本要点要答全,各个观点要做必要论述,如果要点答得过少,阅卷时老师就难给分了。
3、做辨析题时,无论题目如何问,考生的解答内容都要由理论和实际两部分结合组成,不能只分析实际或只答理论,要根据题目给出的要求,两部分结合。如果考生不知道怎么答,哪怕只答自己的观点,也要多答一些要点进去。此外,解论述题时卷面工整,段落分明
4、简答题和辨析题的复习还要有共性,如毛泽东思想概论,总结时要注重其体系,包括怎样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与时俱进等观点。理解这些内容时要擅长总结规律,不必盲目背题,即使背下来也难见得能拿高分。
无论如何不能留空白!!!不能留空白!不能留空白!
面对大题的态度就是很简单:会写的先写,不会写的就在我们选择题的选项找,有点相关性的东西就往上面抄,不管对不对,就算还有一点空白的地方也要写点东西上去。
主要靠自己平常的知识积累,一定要反复咀嚼题干,捕捉题干信号,弄清楚题干的要求,选出最佳选项。当然,第一选择还是排除法。
选择题部分一共四十道选择题,每道题目是两分,其中36道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四道是我们的时事政治题。那些基本的概念题,我们的考前辅导书上课后练习部分中的选择题就有十分类似的题目,基本考试的概念在这里都可以找得到,我们要做的十分简单就是把答案抄下来之后看上几遍就基本没有问题了。我们的政治辅导书有十一章,每章大概就只有6到7道选择题,一共才不到七十道选择题,所以我们完全看完是没有问题的,时事政治方面就只能看大家努力了。
辨析题,2题,每小题10分,合计20分。特别注意的是辨析题的判断,千万不要盲目笼统的说其对错,例如一些题目的前半部分是对的而后半部分产错的,有的题目说的不全面,这些都要指出。
判断题一共有两道题目,我对近八年来的政治试卷统计了一下,第一道判断题是错的概率是100%,而第二道题是错的概率是40%左右。这个数据在我们不懂得情况下可以参考着用,但是不可以作为决定性的东西!!而每个题目的答案我都在选择题上看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所以当我们豪无头绪的时候可以在选择题里面寻找灵感。
简答题,3题,每小题10分,合计30分。表述尽量准确,但不苛求一字不差,如果记住的原理文字量太少,显得内容不丰满,可尝试在正面阐述后,再反面阐述的方式丰富答案。实在不行就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
论述题,1题合计20分。可适当复述材料,利用题目提供的材料复制部分答案;如想到的角度多,话头就别太长,多角度能够提高命中率。若想到的角度少,就可以多写话,以较丰满的文字加重份量。最后,归纳并复述基本观点,突出论点,加深印象。这一部分是绝对送分的,但也要有技巧。要将其作为一个段落,可将整个题目再复述一遍,不要忘了在前面加上一个所以。
注意答题时每个概念和原理要作为一段,字迹要工整清晰。
在这给大家强调一点!政治考试现在执行的都是给分制度,而不是扣分制。只要你写的东西跟答案有关就可以得分,你写错了不扣分。就算有两条答案是完全相反的,老师只会因为你那条正确的答案给分,而不会因为你的错误答案扣你的分数。当然前提是和谐,如果对现今社会有什么不是很满意的地方最好就不要表现出来了。所以我们面对大题的态度就是很简单:会写的先写,不会写的就在我们选择题的选项找,有点相关性的东西就往上面抄,不管对不对,就算还有一
点空白的地方也要写点东西上去。
下面提供一些政治简答题以供参考
一、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二、问:中国共产党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
答:(1)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
(2)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
(3)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
(4)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
三、问: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答:(1)从理论上,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界限,采取不同措施。
(2)创造了在工业中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在商业中经销代销等。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再发展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实现了消灭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团结、改造、教育资本家,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双重目的。
四、问: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答: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式,既避免了社会动荡和生产力的破坏,又使被改造对象逐步提高觉悟,愿意接受改造,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
(3)运用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说服教育等原则实现了和平过渡,不仅说服教育等原则实现了和平过度,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的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五、问: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答:(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制度条件。
(2)它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3)它使古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4)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和创造性的发展。
六、问: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答: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基础。
二、是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这是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主体。
七、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答: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在方法上,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来解决这一领域的矛盾;在经济上,采取对城乡各界人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方针;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问题上,采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方面,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民族关系上,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方针。
八、问:初步探索的意义
答:尽管困难重重,在探索中仍取得了很多有益成果,这些成果,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物质基础、理论准备。(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
实践。
九、问: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答: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的了重大成就,积第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受过重大挫折。造成了严重后:
(1)坚持把马列主义昔遍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适合中国自己的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平盾和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来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
(6)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
⊙小编提示:关注【甘肃成人高考】微信公众号,即可获取2023年甘肃成人高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成绩查询时间以及历年真题等相关信息!
(关注“甘肃成人高考”公众号)
【免责声明】
-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
甘肃成考-专业老师
-
扫码添加专业老师,咨询解答问题